海口市美兰区“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及“十三五”规划编制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15-07-06 16:56:00   来源:本站  作者:

海口市美兰区“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及“十三五”规划编制调研报告

“十二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委、区政府紧紧抓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机遇,沉着应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发展形势和各种自然灾害,攻坚克难,主动作为,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预计2015年底将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根据《海口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十三五”规划编制调查研究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区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并形成《海口市美兰区“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

及“十三五”规划编制调研报告》。现汇报如下:

一、美兰区“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

(一)“十二五”规划实施的主要成绩

1、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及主要成绩

“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经济发展指标共有7项,至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项主要指标均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其中:

(1)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5亿元、同比增长10%,对比“十二五”规划目标252亿元高13亿元,提前一年完成目标任务;人均GDP按“十二五”确定的常住人口65万计算,2014年人均GDP为40769元,比十二五规划目标38769元高2000元

(2)完成财政总收入57.6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亿元,同口径增长12.6%),对比“十二五”规划目标42.7亿元高14.9亿元,提前一年完成目标任务。

(3)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7亿元、同比增长75.7%,对比“十二五”规划目标274亿元低57亿元。这一指标在“十二五”规划目标中,包括桂林洋和购置飞机的投资,而我区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217亿元中没有包含这二项投资额,如果包含桂林洋(25亿元)和购置飞机投资(90亿元),则我区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约332亿元。

(4)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3亿元、同比增长10.6%,对比“十二五”规划目标152亿元低16.7亿元,预计2015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2亿元、同比增长12.0%,如宏观发展环境没有重大变化,则能够按时完成规划目标

(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08元、同比增长9.2%,对比“十二五”规划目标23790元高1218元,提前一年完成目标任务。

(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31元、同比增长12.2%,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对比“十二五”规划目标9840元高791元,提前一年完成目标任务。

2014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2015年预计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十二五”预期目标

2014完成情况

2015年预计数

2015

年均%

2014

增长%

2015

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252

10.0

265

10.0

287.5

8.5

人均生产总值(元)

38769

40769

4423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52

12.0

135.9

10.6

152.2

12.0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274

18.0

217

75.7

260.4

20.0

财政总收入(亿元)

42.7

13.0

57.6

12.6

65.4

13.5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3790

10.0

26607

9.6

29134

9.5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9840

10.0

10263

12.9

10365

10.0


2、社会发展基本情况及主要成绩

——常住人口指标。2014年,全区常住人口68.11万人,提前实现“十二五”规划预期指标值65万人的目标。

——人口自然增长率。2014年,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1‰,实现“十二五”规划13‰的约束性目标。

——城镇登记失业率。2014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实现“十二五”规划4%以内预期目标。

——教育发展目标。2014年,100%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市规范学校标准,提前一年实现规划目标,并顺利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评估。义务教育、高中阶段入学率和每个镇至少建设1所公办幼儿园等预期目标全部实现。

——社保发展目标。2014年,全区新农合参合率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为98%,提前实现“十二五”规划95%的目标;农村新农保参保率96%,提前实现“十二五”规划80%以上的目标。

——农村建设目标。2014年,全区农村常住居民收入超过全市平均水平,提前一年实现“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的规划目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十二五”末降低0.05个百分点,实现规划提出的“全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的目标;全区建成的文明生态村占全区自然村的89%,提前实现70%以上的规划目标。

(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1、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十二五”以来,我区着力推进强区扩权、强镇扩权、行政审批、财政管理、社会保障、社区建设、城市管理和“三农”等重点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有效地破解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瓶颈,改革创新活力不断呈现。一是完成区级事业单位改革和公务车辆改革工作。二是深化强区扩权、强镇扩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承接市级下放权限,并实现规范运行;强镇扩权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2013年8月区下放给演丰示范镇的68项管理权限已全面承接并正常运作,极大地提高了镇级政府的统筹、发展能力;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清理和规范行政职权事项100项,压缩行政审批事项12项,推行网上审批服务机制,至2014年实现审批提速69%。三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行以项目库为基础的预算改革,实行财政预(决)算及三公经费公开制度,试行单位基本户统筹管理改革,实行财政资金一个口向下,同时于2013年底全面完成演丰示范镇财政体制改革,演丰镇实行计划单列的财政预决算制度。四是深化政府投资管体制改革。自2013年开始全面实行区政府投资项目概(预)算审批制度,严格管控项目资金计划执行。五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切实对接和贯彻落实省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部署,分年度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2014年,全面铺开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创新住房保障和供应模式,实行保障性住房准入、使用和退出管理制度。六是推进城市治理体制改革。建立信访、调处和法律援助“三位一体”的联合调处机制,在全省率先推行诉前调解模式,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取得突出成效;强化城市管理,调整城管执法队伍机构设置,对镇级城管执法中队实行区、镇双重领导;建立数字化城管工作机制,把城管各类执法事项实现“签收、转发、督办”一站式管控;探索建立海甸和人民街道小街小巷环卫管理市场化运作机制,积极开展农村存量垃圾专项清理试点工作,推行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市处理环卫管理新模式。七是推行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把原来由镇(村)管理的国有小型水库收归区统一管理,将年度管护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有效地提高了小型水库管理水平。八是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将全区9个街道47个社区划分为370个网格,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扎实开展网格化门边公共服务。九是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开展演丰统筹城乡发展示范镇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至2014初,全面完成演丰示范镇行政机构、财政体制改革,社会保障、户籍管理、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管理等各项改革工作稳妥有序推进,同时建立了演东村委会瑶城新型农村社区示范品牌;在全区四个镇开展“六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了农村资源要素确权登记颁证管理机制。

2、实施投资拉动战略,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

始终围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功能区划、生产力布局和产业发展体系的长远部署,以实施投资拉动战略为抓手,把推进项目建设作为带动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重点和关键。至2014年,全区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现代服务产业健康发展,镇域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1)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2011年,我区计划实施3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1.6亿元;2012年,我区计划实施41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7.9亿元;2013年,我区计划实施4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1.3亿元;2014年,我区计划实施5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0.8亿元,占全区年度固投总量的78.64%,实现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5.7%,创历史新高;2015年,我区计划实施55个重点项目、计划投资190亿元,包括非重点项目的投资建设,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将突破260亿元。自“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无论是项目的数量、投资额度或是项目的质量、落实情况,每年都在逐渐提升,超过预期效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现代服务产业健康发展。以海秀东路为核心的商贸圈日臻完善,辐射带动功能不断增强,依托美兰机场发展的50多家物流企业已成为我区临空物流产业的龙头,全区3万多家商贸网点组成的三级商贸体系日益成熟,网点展销、网购服务和物流配送相结合的新营销模式逐步兴起,望海国际、名门广场、大润发、家乐福和华润万家等大型卖场已成为新业态的引领,大英山片区新的商贸核心地位日趋明显,海甸岛、新埠岛、盛达景都片区和琼山大道沿线逐步呈现商圈亮点,江东电子商务产业园已有55家电商企业进驻营业,特别是华夏银行、海南嘉华汽车销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大魏盛唐文化传媒集团总部的入驻,为我区总部经济发展增添了新活力,全区商贸体量不断壮大。特别是占全区234个社会投资项目56.8 %的旅游房地产项目建设顺利,部分以酒店、旅游和地产相结合的项目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生态休闲旅游产业渐显规模,主城区星级酒店接待量不断提高,海口5A级红树林旅游度假区、白沙门4A级主题公园和新埠岛国际游艇会等一批高端旅游品牌逐步形成,以演丰统筹城乡示范镇、三江鹤舞九湖片区为主的乡村生态旅游业态已显雏形,城乡旅游产业不断拓展。

(3)镇域高效农业稳步发展。花卉、瓜菜、水果、畜禽和渔业等高效农业已形成规模效益,其中:花卉、水果、冬季瓜菜种植面积分别为4.5万亩、3.64万亩、3.2万亩,热作面积4.2万亩;畜禽养殖小区已达23个,生猪年出栏量34万头,鸡年出栏562万只; 渔业捕捞产量1.3万吨、产值约2.1亿元,罗非鱼、石斑鱼、对虾、观赏鱼和其他水产品养殖面积约3.7万亩,养殖总产量2.42万吨、总产值2.77亿元, 全区实现水产品加工总产值1.2亿元,渔业总量占全市58%。至201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6亿元。

(4)工业经济发展稳中有升。立足加工产业优势,主动克服全市产业布局对我区工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制约,全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家、规模以下工业318家,基本上采取加快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和增强产品竞争力等措施,实现了工业经济持续增长,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至2014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6.6亿元,同比增长7.8%

3、加快城市化进程,不断增强发展承载能力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我区“十二五”规划的一项重点任务,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中心工作,主要包括棚户区改造、城乡基础设施和风情小镇、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旨在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达到提升城乡发展能力、承载能力的目标。

(1)推进棚户区改造,提升城区品位。至目前,上贤(沙亮)片区棚改项目、博爱骑楼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工作基本完成,率先采取拆迁与安置同步实施模式的流水坡片区棚改项目加快实施,灵山片区棚改项目进展迅速,并完成了机场至海榆大道沿线3.5公里沿街立面景观改造,有效地改善了海口市的门户形象。演丰镇墟、新埠岛横沟村两个棚改项目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白沙坊片区棚改项目已完成入户调查任务。仅2014年,我区棚改项目完成投资36亿元,完成房屋征收1862户、27万平方米,供地899亩,完成安置房建设22万平方米,发放征收补偿资金11.6亿元。

(2)推进市政设施建设,提升服务功能。至2014年,已全面完成青年路延长线、海府一横路、文明东路、美祥东路贯通工程和南宝南路北段、海新大桥、新东大桥、新埠岛西北片区道路、机场航站楼扩建、海口电网等20多个重大市政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仅2014年就配合市政府全面实施49个基础设施项目,部分项目已竣工,其他项目正在实施中,同时加大投入建设大批小街小巷、照明、排水等设施,主城区市政设施不断完善。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不断增强,硬化道路保洁率达100%,生活垃圾清运率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以上,市政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3)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升镇域发展承载能力。一方面,基本完成四个镇的镇墟和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科学编制三江鹤舞九湖片区、演丰苏民片区控制性规划和18个重要区域的村庄规划,实现了以规划引领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以促进镇域经济发展为主线,积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2011年至2014年,累计投入27898.31万元用于农村道路、改水改厕、危房改造、路灯安装、沼气项目、垃圾转运和水库水利、农田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农村经济发展支撑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全区文明生态村创建率达89%,并且形成了生态保护与旅游化改造相结合的创建新局面,村容村貌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乡村文明程度得到较大提升。其三,乡村旅游化改造初具规模,鹤舞九湖、演丰苏民片区的乡村旅游化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演丰镇的长宁头村和禄尾村被评为海口市首届十大旅游名村。

4、积极推进民生工程,着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连续四年将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发展民生事业,强力支持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发展。科技教育健康发展。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科技先进区;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三免一补”政策,全面完成校安工程和学校规范化、标准化创建工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稳步发展,按时完成四个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就业工作稳步推进,自2011年至2014年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40803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和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267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68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居保、新农保、城镇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均提早完成规划目标;按计划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及配租,按时发放廉租房货币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孤儿抚养资金、重度残疾人生活补助金和城乡居民医疗救助金、高龄老人长寿补贴。医疗卫生服务不断强化。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卫生监督执法、慢性病防治、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控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不断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率100%,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人口出生率、法定生育率、人口性别比三项指标均控制在市考核指标内,人口自然增长控制在10.1‰以内文化体育事业取得新进步,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基层文体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群众文体生活日益丰富,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取得显著成效国防、双拥、统计、档案、侨务、防震减灾、爱国卫生和工青妇、老年人、残疾人等其他社会事业均取得新的发展。

5、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

以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海南文明大行动”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大力开展“五大工程”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通过省级考评。环境污染治理和循环经济发展良好,高耗能产业基本淘汰,低碳生态形、生物制药等产业加快发展;扎实开展“绿化宝岛”大行动,推进城市公园、绿地等项目改造和造林工程,全区造林面积约1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0.2%。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空气质量优良率100%,基本完成省市下达的环保考核指标,成为海口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示范。

6、强化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服务效能

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严格执行各项决议决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强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依法行政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被评为“全国依法治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坚决抵制“四风”,及时整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面开展不干事、不担事等行为的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着力解决为官不为等不正之风、消极腐败问题,强化目标管理、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项目审计、行政问责制等关键环节的监管,廉政建设成效突出;按时公示政府信息,压缩会议、精简文件、减少达标评比、清理超标办公用房和降低三公经费,无纸化行政服务网络覆盖全区各单位和村(社),行政服务效能全面提升不断增强维护社会稳定能力,全力创建平安美兰工程,成功调处大量矛盾纠纷,妥善处理一批维稳重大事件和历史遗留问题,刑事犯罪发案率明显下降,安全生产、消防工作成效突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营造了安定祥和的社会发展环境。

与此同时,自“十二五”规划实施至今,全区共争取国家和省里的重大项目2个,其中国家重大建设项目1个(北港岛防潮堤、避风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9800万元)、省建设厅支持项目1个(演丰示范镇瑶城村等新型农村社区创建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争取国家和省市的资金共计25.72719亿元,其中国家资金4.44458亿元,省级资金4.79417亿元,市级资金16.48844亿元。

(三)“十二五”规划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宏观发展形势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大当前经济发展趋向新常态,宏观发展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投资和消费仍然处在低迷区间运行,对于主要依靠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外向型城区来说,我区面临着市场和政策的双重压力,要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难度非常大。同时,从我区近四年来经济发展的增长幅度看,经济增长仍处于下行态势(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分别为13.0%、10.5%、10.4%和10%),尚无明显回升迹象,估计“十三五”期间我区经济年均增长幅度应在8%-9%之间。

2全区经济总量依然较小,竞争能力不强。经济总量、发展效益仍需不断提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艰巨;产业集群发展的规模效益还不高,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重低,全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消费拉动;新建城区的产业发展未能形成规模,新的经济增长点没有充分挖掘。特别是工业经济是我区的短板,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至2014年我区三产的比例为6.0:13.6:80.4,占比较大的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带动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同时,镇域经济发展规模化、现代化程度不高,农村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城乡公共服务水平还有相当差距。

3、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产学研合作机制未形成。全区虽然在重点领域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比如制药业),但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全区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切合度不高、关联度不强,科技贡献率不够大。据测算,2011年至2014年间,全区每年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为1.2%左右,低于科技强区1.5%的标准。同时,产学研合作机制未形成,企业之间、企业与相关部门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在技术创新领域的联系、沟通与合作不足。

4、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慢,总体效益亟待提高。我区把打造中国乃至亚洲最具特色的休闲度假目的地、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现代化生态型热带滨海中心城区作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定位比较切合实际,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全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城区功能定位不相匹配,核心竞争力不强。从2014年我区第三产业的情况看,占比80.4%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主要来源于现代服务业中的传统行业,而以金融、文化、科研、技术为主的现代新型服务产业的增加值比例较小。因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对缓慢,加上工业短板等问题比较突出,产业总体效益不高,严重制约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5、城区功能不够完善,要素资源保障任务艰巨我区虽然用四年的时间围绕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部署,合理规划辖区功能并全力推进各项建设,但是仍然存在城区功能不完善、城区功能定位与城区基础设施发展现状不相适应等问题。一是城区功能区划和生产力布局正处于调整建设阶段,产业发展规模扩张较慢,与全面构建辖区三大功能组团和“两区”、“三带”、“三园”、“四岛”的生产力布局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城区承载能力和支撑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强。二是城市服务功能和治理水平有待提升,环境建设相对滞后,环境监察能力需加强,特别是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规模化畜禽养殖及城乡面源污染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治理工作仍然繁重。

6、体制机制创新需深化,人才保障机制不完善。“十二五”以来,我区各项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仅仅在实践探索阶段,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没有消除,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任务还很艰巨。与此同时,我区在人才教育方面存在自行培养不够和人才引进不足等双重问题,人才培养和引进的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7、公共服务存在短板,社会治理工作仍需强化。城市建设管理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精细化管理程度不高;地方社会矛盾尖锐,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艰巨;在新常态下政府把握工作的能力还不够,行政效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总体上,我区“十二五”规划的执行情况良好,规划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绝大部分已提前实现,重点领域改革、重大项目建设、重点任务落实、民生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维护社会稳定等各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评估总结“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我们的主要体会及经验有四方面:贯彻落实上级决策及指示精神是顺利实施规划的保证、统筹兼顾并循序渐进是顺利实施规划的关键、确保规划实施的连续性是实现发展目标的前提、强烈责任感下的执行能力是实现发展目标的根本。主要教训有五方面:对宏观经济发展形势的把握判断不够、对规划制约产业发展不平衡的调控能力不强、对重点领域改革创新的先行探索力度不大、对项目引进并落地的协调解决办法不多、对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程度预见不足。

二、美兰区“十三五”发展环境分析

(一)美兰发展面临的形势、挑战和机遇

“十三五”时期,宏观发展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阶段,未来五年经济增长的幅度将处于7%之间,高投入、高增长、重扩张的发展方式已转向调结构、稳增长、重质量的发展方式转变,新形势下我区既面临严峻的挑战,又有新的发展机遇。

1、我区“十三五”时期面临的挑战

“十三五”时期,从宏观层面看,我区面临的挑战主要是经济下行和房地产下行的两大压力:

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从前期高速增长进入了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阶段,也就是说在“十三五”时期,全国原有的增长动力“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互动结构将发生变化,这将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依靠投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外向型城区的快速发展。我区“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看,经济增长幅度从2011年的13.0%至2014年的10.4%,2015年预计增长10%左右,呈现下滑态势,处于中速增长的区间,加之全国经济发展的放缓,必将使我区在引进项目及资金方面的难度加大,从而给经济欠发达、经济发展仍然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的我区造成较大经济下行压力,由此给财政增收、民生改善、居民增收等带来更大的困难。

二是房地产业下行压力。2012年来,随着国内宏观经济步入复杂多变的下行调整期,在悲观预期下,全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多轮的降价潮,去年海口房地产市场库存加大,市场销量下滑严重,据海南克而瑞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海口商品房供应量达450万,创历史新高,而成交量237万,仅是供应量的一半,同比下滑22%,供求关系失衡严重加剧,即使在市政府出台系列救市措施后,海口房地产仍然面临着非常大的下行压力,保守估计也需要有18个月以上的去库存时间。房地产业下行压力,使我区占比56%左右的房地产项目建设面临困难重重,导致我区这一大经济增长点面临弱化的危机。

2我区“十三五”时期面临的机遇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随着国家推出的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保民生的政策措施,从而为我区在“十三五”时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是经济新常态下有效投资拉动的发展机遇。“新常态”既体现了我国经济增长和要素供给能力的潜在水平,也预示着我国将告别高投资、高消耗、高信贷的以外延式发展为主导的政府管控型经济走向主要依靠技术创新驱动、消费主体拉动、制度创新推动的以内源式发展为主导的市场引导型经济。2015年,国家将扩大有效投资放到稳增长非常突出的位置,国家层面已经建立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机制,即“七大工程包”,包括粮食、水利、交通、生态、信息、能源和健康养老等重大网络工程,另外国家已经明确推进养老健康、家政、信息、旅游、住房、绿色、教育、文体等领域的发展,特别是把推进旅游消费作为消费升级重点。对照国家有效投资的领域和扩大内需的重点,相当部分切合我区产业发展定位,这将为我区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机会。

二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机遇。海口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节点城市,而地处全省国际航空港和拥有118公里长丰富的滨海资源的美兰区,则是海南省、海口市承接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桥头堡,必将收获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发展机会。

三是国家扩大对外开放的发展机遇2014年,中央决定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进行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层次的试验。之后,在总结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的基础上,中央又批准设立广东、福建、天津三个自由贸易区,与此同时,国家决定扩大服务业开放。随着建立自由贸易区和扩大服务业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将给我区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发展现代服务业带来新的机会。

四是海口市“东进”的发展机遇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海口市提出“东进、南优、西扩、北拓、中强”的发展思路。“十二五”时期,海口市委、市政府把发展重点放在“西扩”上,随着“西扩”开发过程中的土地资源、滨海资源基本上被使用的现实,特别是滨海开发空间的局限,必然将投资商的目光转向土地资源更多、发展空间更大、海岸线更长的美兰区。“十三五”时期,海口市极有可能把开发重点转向“东进”,这将是“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的重大机会。

五是省会经济圈一体化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海口作为发起地,制定了琼北旅游经济圈的产业政策。琼北旅游经济圈包括的市县有海口、琼海、文昌、澄迈、临高、定安、屯昌、儋州等8个市县,圈内拥有火山口、红树林、海底村庄、南洋骑楼老街、咖啡小镇、定安古城、卫星发射基地、东坡书院、洋浦古盐田等丰富独特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省会经济圈一体化的发展,将为我区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带来新的重大的发展机会。

(二)美兰区的优势和弱势

1、优势

——丰富的自然资源。我区拥有全国一流的生态环境,这里没有工业污染,118公里海岸线的近海海域海水洁净,海岸带空间的沙滩细白。海口市空气质量全国第二,而我区是海口市四个区中空气质量最优的城区,纯净而又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是天然的氧吧。蓝天、碧海、氧吧,构成宜居、生活的生态环境。在我区东海岸118公里的黄金海岸线,有江海、岛屿交融的醉人景色和热带岛屿风光,有全国最大片区红树林的独特景观,有300多年前明代大地震造成的、中国历史上唯一陆陷成海的地震遗址—海底村庄。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造就了美兰区建设热带滨海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的优势。

——优越的地理区位。我区地处美兰国际空港和中心城区,海文高速、东线高速、东环高铁贯穿全境,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江东大道,交通网络发达,区位优势明显。同时,我市是全国6个海上丝绸之路的城市之一,而美兰地处东海岸,是我省、我市承接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桥头堡,临空产业和“海字号”经济发展的先天条件极佳。

——广阔的土地资源。我区地势平缓开阔,南渡江从中西部穿越全境,地势自北向南略有倾斜;南渡江沿岸低平,东北部多为滨海小平原,面积约21万亩,全区溪流密布交错。海滩、海岸沙堤是滨海堆积和涂湖堆积,主要滩涂地集中在东寨港周围,面积约9. 6万亩。全区共有耕地161814亩,有四处3000亩以上集中的田洋。

——充足的人文资源。我区有丰富的人文社会资源,既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骑楼老街,又有以海南琼剧、八音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辖区内的桂林洋大学城,以其完善大学城基础设施及配套,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合作办学,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人才基地。

——现代服务业的产业优势。我区以旅游地产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定位,经过“十二五”时期100多个旅游地产、商贸物流、文化教育、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结构逐步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转型,现代服务业逐步成为我区的优势产业。

2、弱势

——经济发展欠发达。全区经济总量依然偏小,人均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处于低水平。同时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如农业中的农产品加工业弱小、层次低,现有的农产品加工基本以初加工为主,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而且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第三产业内部,产业发展过于依赖于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等现代化服务业占比较小。

——工业经济呈短板。由于工业发展受到海口市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的影响,除桂林洋开发区外,我区没有工业园区规划用地,无法引进大中型工业项目和发展工业产业集群,因此工业在全市四个区中最弱,工业增加值在全区GDP中所占比重很小,对经济贡献率不大,而且这种弱势将长期存在。

——镇域经济规模小。我区四个镇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71%,但经济总量十分弱小,至2014年镇域农林牧渔四大产业仅占全区GDP的9.66%,同时二、三产业仍然比较落后。

——缺乏旅游品牌。我区旅游资源丰富,但相对海口市其他三个区,缺乏历史形成的省内外知名景区景点。目前,只有东寨港红树林旅游风景区颇有知名度,博爱骑楼老街尚未形成旅游品牌,新建的、有潜力的休闲度假景区尚未形成气候,人文历史资源也难以整合开发成文化旅游精品。

(三)国家和省、市可能给予的扶持政策、项目和资金

“十三五”期间,国家、省可能对海口建设自贸区、海上丝绸之路保障基地、临空产业园区、美兰国际机场二期以及渔港建设等给予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因此,我区在“十三五”期间,必将获得更多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

(四)美兰区“十三五”发展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我区“十三五”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1.经济总量、人均GDP、居民收入偏低的问题。

2.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的问题。

3.进一步发展公共服务事业的问题。

4.社会治理和社区建设科学化、现代化问题。

5.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问题。

6.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解决市场与政府关系的问题。

(五)美兰区“十三五”时期加快发展的设想

“十三五”时期,我区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宏观实际,围绕“深化改革,优化结构,稳定增长,保障民生,加强治理,生态保护”六大方面,规划“十三五”时期的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在深化改革方面,争取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着重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消除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在经济发展方面,按照“五大功能”组团布局,坚持“带状与组团发展相结合”的模式,继续实施“项目拉动”战略,把扩大投资作为发展的驱动力,推进“二条产业带,五大经济板块”的产业发展,实现以结构性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以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创造发展新空间的目标,不断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经济稳步增长,做大经济总量;在保障民生方面,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居民基本权利平等化”为重点,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产品;加强治理方面,着力于城市精细化管理、城乡环卫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维护社稳定。

三、美兰区“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

(一)发展方向和目标

1、发展方向。

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产业为核心,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综合实力;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契机,发展美兰机场临空经济,形成新型产业园区;以丰富的海洋资源为依托,发展蓝色产业和深海渔业,做强海洋经济;以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现代高效农业和镇域加工业为重点,做大镇域经济——五大功能”组团:1、主城区组团,南渡江以西区域,含海甸岛、新埠岛;2、江东核心区组团,灵山镇辖区的新大洲大道、灵桂路及南渡江东岸沿线至东海岸围合区域,含司马坡岛,约64平方公里范围;3、机场临空园区组团,灵山镇墟及机场周边区域;4、演丰示范镇组团,主要为演丰示范镇辖区131平方公里范围,含北港岛;5、南部两镇组团,由三江镇和大致坡镇组成。

2、发展目标。

美兰区“十三五”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年均增长9%左右;人均GDP突破60000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000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0000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进一步缩小。“十三五”末期常住人口达7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4%以内。

(二)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

1、发展重点。

“二条产业带”——沿东海岸打造全国一流热带滨海休闲旅游度假与红树林生态旅游精品相结合的产业带。沿琼文公路、海文高速沿线发展以花卉、瓜菜、水果、畜牧为重点的高效农业与乡村休闲旅游度假相结合的产业带。

“五大经济板块”——主城区板块,重点发展商贸、物流、酒店、餐饮、旅游、地产、金融、保险、文化、体育、信息、咨询、科技等现代化服务业江东板块重点发展滨海旅游、商贸物流、酒店地产、汽车销售服务、电子商务、制药研发、建材销售、文化体育等产业;机场板块,重点发展临空经济、临空物流产业;演丰板块,重点发展红树林生态旅游、滨海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养生度假和渔业休闲旅游、海洋经济等产业;南部板块,重点发展高效农业、渔业休闲旅游、乡村旅游业、加工业和农(水)产品批发业。

2、主要任务。

——实施项目拉动战略,以深化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产业。建设全省乃至国际商贸中心;打造热带滨海休闲旅游度假、红树林生态旅游品牌和生态文化产业;发展临空产业;构建高效农业与乡村休闲旅游度假相结合的产业带;立足海洋强区,积极发展深海渔业经济。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埠岛、江东片区、演丰示范镇和乡村旅游化改造的开发建设,形成新建成区经济圈,培育新的增长点。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动“智慧美兰”建设,进一步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和法治政府建设。

(三)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

1、强化“六个一”工作机制,推进项目建设和征地工作,以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发展。

2、深化经济经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促进发展的承载能力和支撑能力。

3、深化依法治区,不断提高行政效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完善的公共服务产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4、抓住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机遇,争取上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

(四)促进发展的改革创新举措

1.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治理、生态保护等职责。

2.创新投融资体制,形成政府与社会资金相结合的投资体系。

3.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包括体制、户籍、土地、社保、就业、医疗、教育、金融等方面)。



[录入者:美兰区发改委]

主办: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5383955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46010802000194号 琼ICP备1900212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1080002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进入非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