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兰区政府 >> 区情 >> 环境交通 >> 正文

交通设施

更新时间:2023-12-08 16:09:00   来源:美兰区志  作者:

一、港口

海口浦  宋末元初形成,既是古港口,又是海口最早的地名。宋代的海口浦指的是海田村一带,即如今的海甸一庙和六庙之间,后因往来船只增多,在水巷口建官渡码头。清道光年间,由海口至越南、新加坡、泰国等国的帆船每年不少于百艘,出洋的大都是三桅帆船。民国以后,往返于海口至南洋的国内外轮船就有10多艘。

海口内港  海甸溪出口处,明代形成后成为海南通往各地的主要港口,清代达到鼎盛时期,琼海关在港口附近设立。20世纪60年代后被海口新港和秀英港取代渐废

海口新港原称海口内港,位于市区南渡江支流海甸溪出海口,西距秀英港7公里。1952年,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正式开港。1962年,国务院批准海口新港为对外籍船舶开放的一类口岸。1983年11月18日与香港正式通航客轮,至1996年已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通商往来。国际货运航线30多条和国内货运航线30多条。此外,开辟了国际、国内集装箱运输业务。客运航线(旅游航线)主要有海口至广州、湛江、海安、深圳、珠海、汕头、北海、香港、越南等。新港自开港后,成为海南与徐闻往来的主要通道。2010年,因市区规划实施,新港码头停止使用。

海甸港  位于海甸岛西南,距南渡江支流海甸溪出海口3.2公里,东连人民大道,西出海口湾航道,南与海口港相对。为海南省最大的民营港口,由海口市航运公司、海口市乡镇企业局物资供销公司合作经营。建于1986年,1990年建成投产,总投资15560万元。港口设计吞吐能力50万吨/年。1990年12月,省政府批准该港为海口新港装卸点的延伸点,享受二类口岸政策。主要进出口货物有日用百货、建材、化肥、钛矿等。港区呈东西狭长形,面积316万平方米,码头长度360米。2010年,海口海甸港区共有泊位46个,其中5000~10000吨级泊位3个、5000吨级以下泊位43个,货物吞吐量11万吨。北岸段有盐务局码头、海警码头、海关码头、航道局码头、武警码头等;南岸段有航道局新港码头和水产码头。

海口市政府从2005年11月起,开始进行为期3年的渡口渡船安全整治,2006~2007年间,投入800多万元改造成东和、北港等13个渡口,更新了“北港渡1号”、“麻余渡1号”等14艘渡船。

过港村渡口  位于海口市长堤路过港村、南渡江下游左出海口附近过港村外海甸溪边,过港村对开至白沙堤岸。河面宽70米,水深2.8米,涨潮水深4~5米。该渡口具有百年历史。清代,船上有个收钱的木箱子,木箱上开一个能放进一文钱的小口子,客人上船时,将一文铜板从钱箱上方的孔里放进去,因此,人们把该渡口称为“一文渡”。1954年组成民船互助合作社。1958年,该渡口由海口市航运公司负责渡口摆渡经营,船舶为非机动船,主要用人力竹竿摆渡,码头设施是用40根木登船上落。80年代初期,曾一度承包给私人经营。1983年后,划归过港乡属地管理,因乡里资金紧缺,村民便自发集资购买机船轮渡,事务由过港乡(村委会)管理。1990年,每天24小时摆渡,有1300—1400人次过渡,月收入8000多元。撤村改居后,1997~2006年,采取3年制年限承包方式,聘用村里居民经营管理有简易式木桩码头2座,候船室1间,木质机动渡船3艘,日均客流量约1000人,由于该区域成片开发,大部分居民已搬迁。渡口2008年11月28日被拆除。

麻余渡口  位于灵山镇东平村委会麻余村。航线自东平至白沙街道白沙坊游泳场旁边,全长约2000米,水深5米。今有混凝土结构码头1座,船式浮码头1座,候船室1间,木质机动船1艘。2009年渡船由一家人营运,渡口摆渡时间约为每天早上5时30分开船往返,直至晚上8时30分停航。新埠大桥和琼州大桥分别开通后,客流量日渐减少,2010年日均客流量200人。

儒房渡口  位于灵山镇儒房村。民国期间开始启用,由灵山镇儒房村开至白龙街道流水坡村,航程1000米。渡口每天早上3时30分开航往返,直至晚上7时停航。日客流量约1300人。2003年琼州大桥通车后,渡口因无人过渡自行撤销。2010年渡口作废。

北港渡口位于演丰镇铺前湾北港岛。明万历年间启用。渡运航线有北港禁至文昌铺前港,航线长约1200米;北港村至曲口港,航线长6300米。2010年有水泥结构码头1座,无候船室。有玻璃钢质渡船1艘。日客流量约300人。

东和渡口  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渡口。从灵山镇东和渡口乘船不到10分钟,就可抵达新埠岛。2006年,有简易式木桩码头2座,候船室1间,木质机动渡船2艘,持证渡工2人,日客流量约500人。2010年已废。

曲口渡口  位于演丰镇(原美兰镇)曲口村,航线曲口-文昌铺前港,全程约6000米。现有混凝土结构码头1座,候船室1间,木质机动渡船3艘,日均客流量约200人。2010年仍在使用。

二、铁路、公路、桥梁

铁路辖区内原无铁路。2007年9月开工建设海南“一号工程”东环铁路,201012月投入营运线路全长308公里东环铁路美兰区段设有美兰机场站,线路长32.5公里(其中大致坡段5.7公里),经过灵山(含美兰国际机场)、演丰、三江、大致坡4个镇、14个村委会和52个自然村。美兰区为东环铁路建设动员实施9家单位和378户农宅拆迁,征地拆迁任务占东环铁路海口段拆迁工作量的二分之一多,累计发放拆迁补偿安置资金8169万余元,清理土地面积9.8万多平方米,拆除建筑3.69万多平方米。

附:东环铁路经过美兰辖区的村庄

演丰镇:群庄村委会的大顶村、下园村、后坡村、多喜村、连科村美兰村委会的松柏内村、松柏外村、永录南村、永录北村,昌城村委会的下塘村、南排村,演南村委会的排坡村、礼让西村。

三江镇:江源村委会的加和群村、斗门村、冯坡头村、方政坡村、龙潭村、古湖村,三江村村委会的谭光北村、谭光东一村、谭光东二村、丁荣村,上云村委会的大湖村,苏寻三村委会的牛夏坡村、竹家山村、博布一、二、三村,茄苪村委会的茂才湖村、东坡湖村、茄苪湖村、潮新村。

大致坡镇:永群村委会的根竹村,栽群村委会的端前村、美报村、范头村、范头湖村、吴村、排城村、九尾山村,昌福村委会的大道湖村,咸东村委会的流坑村、皇桐园村、官桥村、官桥海村、内湖村、双井村。

灵山镇:晋文村委会的儒范村、琼秀村、多善村、三界村。

公路  1990年,江东4个镇地方公路有29条,总长153.2公里。其中县道9条,全长74.6公里;乡道20条,全长78.6公里。1991~2005年,新埠镇、白龙乡的农村道路建设由区规建局负责实施建设。2006~2009年,农村道路建设由区发改委负责组织实施,2010年改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组织实施。2006~2009年,共建设农村公路187条,367.71公里,投入建设资金12158.87万元,其中:2006年建设农村公路11条66.771公里,共投入1736.05万元(每公里省投入15万元、市投入10万元、区投入1万元);2007年在灵山镇建成2条水泥公路、6.945公里,投入208.35万元(每公里省投入17万元、市投入10万元、区投入3万元),当年为民办实事在灵山镇建设1条,2.022公里,投入资金60.66万元,已验收通车;2008年建成7条水泥公路、23.331公里,共投入699.93万元(每公里省投入17万元、市投入10万元、区投入3万元)。2009年建设新增中央投资农村水泥公路161条,269.77135公里农村公路,共投资9442.12976万元(每公里中央投入10万元、省投入7万元,市投入18万元、区共配套80万元)。此外,美兰区拨款28.3783万元,到屯昌县枫木镇木赖村扶贫援建农村水泥公路1条、0.77公里,排水沟U型槽0.20公里,已验收通车。2010年9月29日~12月26日,经省、市交通局先后对美兰区新增中央投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进行验收,工程建设质量符合相关技术要求。2010年区财政拨款投资105万元配套建设大致坡镇乌良养鸡场、山佳谷养鸡场水泥路2条、长3公里。拨款22.96万元为灵山镇高压走廊建设农村水泥公路2条,即新岛村迈雅经济社公路、大统新村公路,共0.7公里。全区镇级及以下公路458条,总长761公里。

海文高速公路  2002年9月28日,海文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这条公路是海南省公路主干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北部地区的重要交通走廊,也是海南省“九五”跨“十五”期间的交通重点建设项目,贯穿美兰区和文昌市,起点于美兰区桂林洋,经灵山镇、演丰镇、罗牛山农场、三江镇、大致坡镇,终点是文昌文城,全长51.239公里,美兰段长度为38公里。公路全线双向四车道,全封闭全立交,路基宽度24.5米,设计行车速度每小时100公里,项目总投资达7亿多元。曾经三度开工又三度停建、历时9年的海文高速公路于2010年开通。

国道223线  20世纪50年代修建。又叫海榆东线,全长317.630公里。从琼山区府城镇起,途经美兰区灵山镇,至大致坡镇与文昌市蓬莱镇交界处止,长62.3公里。其中,从府城镇至灵山15公里处长11公里,属二级公路;从灵山15公里处至蓬莱66.3公里处长51.3公里,属三级公路。223国道是海南岛主要交通干线海榆公路的东线,海府段自海口南门三角池“0”公路碑至五公祠,长4.1公里,为海榆东干线的发端段,也称海府路。1974~1980年,从灵山镇至加东岭路段铺筑沥青路面,路面宽3.5米,1980~1985年加宽至7米。1987年,路基加宽至12米,路面宽7米,桥梁7座,总长905.1米,涵洞65个,设计荷载汽—20—10、挂—100—60,属三级公路,日车流量3400车次。

省道灵文嘉线  从美兰区灵山镇起,经文昌市文城镇至琼海市嘉积镇止,途经美兰墟、三江镇、大致坡镇,长35.3公里,在灵山墟与国道223线16公里处交接。原称琼文路,1923年12月动工,1925年2月竣工。1951~1952年,加宽路面4~6米,划为省线,定名海榆东辅线,1959年改为灵文嘉线。1977年加宽路基至14米。1978~1982年,从灵山墟至大致坡镇的路段全面铺筑沥青路面,路面宽7米,路段绿化率达91%。1985年,路基加宽至12米,路面宽7米,桥梁7座,总长144.5米,涵洞41个。设计荷载汽—20—10、挂—100—60,属三级公路,日车流量800~1000车次。

桥梁  解放前夕,海口市区共有桥梁10余座,材料为石桥和木桥。其中迎恩桥横跨美舍河支流,是府城至海口来往的重要通道。得胜沙桥跨外沙溪,是海口海关通得胜沙的通道。履安桥跨海甸溪支流,使长沙坡与振东街、三亚街连通,是海甸居民入市的通道,白沙东、西桥是市区至白沙坊、新埠岛的必经之路。解放后,政府在一些水道上兴建了一些永久性钢筋混凝土桥梁。至20世纪90年代, 横跨南渡江、连接新埠岛与市区的有新埠大桥;跨越海甸溪、连接海甸岛与市区的有和平大桥、人民桥2座;跨越美舍河的有东风桥等4座。90年代以后,有世纪大桥、海新大桥、新东大桥、琼州大桥、海瑞大桥、美舍河大桥、美舍河一桥、美舍河三桥。而市内原来的一些小桥,或因水道堵塞,或人为填埋,或修建下水道。2010年位于辖区内的桥梁有:

南渡江大桥  东连江东新区,西接海榆东线,距府城7公里,海榆东线12公里处,是海南最大的公路桥梁。桥长785.14米,桥头引道3.64公里,桥面净宽9米,两侧人行道宽各1.5米,桥高5.92米,比南渡江历史上最高洪峰5.76米高出0.16米。桥型结构,上部为39孔装配钢筋混凝土桥梁,下桥式T型断面;下部为灌注柱双柱式墩台。设计荷载汽—20、挂车—100。由广东省公路设计院设计,海南公路局组建,海南公路工程队承建施工。1982年12月16日破土动工,1984年9月15日竣工,同月20日正式通车,被广东省基本建设委员会授予“全优工程”称号。

南渡江铁桥  原名为吕宫桥,亦称“鬼子铁桥”。位于琼山区府城镇铁桥村委会南渡江上。日军建造,19406月动工,19423月竣工通车。铁桥全长506. 4米,宽6.8米,桥身距离洪水最高水位2米,最大载重20吨,使用年限20年。铁桥土木部分均由日本工程公司清水组承包,钢架部分由台湾高雄造船所制作并安装。它是解放前广东省最大的钢梁桁架桥、广东最长的公路桥,也是全岛最长的公路桥。分设52孔,结构复杂,跨度大小不一,临时式、半永久式、永久式兼而有之,最小跨度6米,最大跨度60米。当年,日军在桥头修了碉堡,派了一个小队镇守

1945年抗战胜利前,盟军派飞机曾几次轰炸大桥,都没有命中。1945年10月,国民政府接管铁桥,作为军队专用桥,民用车辆很少通过。解放后,铁桥一直是海榆东线公路的主要桥梁通道。该桥设计使用年限为20年,至1979年,使用已有37年。为了行车安全,限制过桥车辆总量不得超过10吨,只准单向行驶,大客车要落客过桥。1979年7月,广东省交通厅和公路局组织力量对该桥的使用价值进行鉴定,认为基础木桩大部分已腐烂,墩台混凝土氧化剥落严重,使用年限已超近一倍,要在原桥扩建基础上加宽桥面,改造利用的价值不大,建议另行筹建新的南渡江大桥,以缓和交通量剧增的局面。1984年9月20日,新的南渡江大桥建成通车后,南渡江铁桥同时封闭,作为纪念物保存。2000年10月14日,海南遭遇百年大洪灾,历经沧桑的“老铁桥”在暴风雨中轰然坍塌,唯余380米的桥面和11个桥墩,残卧南渡江中,成为日军侵琼的铁证。2009年8月,南渡江铁桥被确定为省级文物加以保护。

世纪大桥因建设工期跨20世纪和21世纪而得名。横跨海甸溪入口处,南北向。大桥的建设是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交通网络发展的需要。世纪大桥总投资6.67亿元,1998年5月29日正式开工,2003年8月建成通车。全长2683米,其中主桥长636.60米,主桥为双塔双索面三跨(147+340+147)连续预应力混凝土边主梁斜拉桥,桥面宽29.8米,两侧设人行道。主塔呈钻石型,塔高106.9米,主塔基础为圆端型沉井,上口面积29.8米×18.6米,下口面积30.4米×19.2米,深40.1米,斜拉索每一单面22根,共176根。引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基础采用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南引桥长1101.094米,连接段233.867米;北引桥长524.45米,北引道167.595米,引桥宽24.3米。桥面为双向6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60公里/小时。主跨下最高水位4米时通航净高为24米。主桥两端共设4座塔楼,南北岸设桥头广场。世纪大桥大桥的建成,改善了海甸岛和新埠岛的投资环境,促进环境保护,提高新港的客货集散能力。大桥还因其雄伟壮观的造型,成为海口一个重要的旅游景观和城市标志性建筑。 

海口人民桥位于海甸溪上,南连长堤路,北接海甸岛人民大道。20世纪50、60年代,生活在海甸溪两岸的老海口人还是隔江相望,靠渡船摆渡来往两岸。1952年溪面上建起木板桥,不久被洪水冲垮。1969年建钢筋混凝土桥,1970年竣工通车,称人民大桥。是当年为国庆20周年献礼,海口市政府投资建起规模最大的桥梁。全长353.8米,宽9米,载重标准为汽—13吨。1986年为实行桥面上的人车分离,海口市政府再次投资140多万元进行扩建,长不变,加宽至22.2米,其中中间为机动车道,宽7.7米,两边设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各宽5米,最外两侧人行道各宽2.25米,结构为:正桥灌注桩工字梁微弯板形式,长83.8米;引桥是“U”形桥台双曲拱形式;引道是混凝土挡手挡土墙形式。原来设计的汽—13吨载重标准则没有改变,桥身的构造也没有太大改变。2000年,海口市政府再次对人民桥加固,但还是无法满足区域规划的要求,桥面上仅有的两个车道经常出现车辆堵塞现象。。2006年,人民桥经专家鉴定,被确定为危桥,年底被拆除,并在原桥处修建新桥,采用五跨连续预应力混凝土板梁方案。2007年底建成通车。该桥总长437.2米,其中主桥长142米,桥宽29米,引道长292.2米。

登龙桥  位于新埠岛外沙溪上。新埠与海口市中心区距离不远,但在20世纪初去一次市中心往往要花费2小时,原因是水路既远(从现在外沙的天后庙直接到白沙),在新埠岛境内的从外沙溪到中坡部分(旧名叫花大塘),沟小路狭,而且当时渡船每次只能渡十几人。过往人少,船夫要等到一定人数才开船,所以一等往往是1个小时,船走又要1个小时(如果是发洪水逆水行船时间还要更长),才能到达。1928年由陈光羲、陈光敏等人牵头,多方支持在外沙溪架起了一座长达100多米的木架登龙桥。1963年木结构的登龙桥被洪水冲断。

新埠大桥  位于新埠渡西侧,横跨南渡江,南起白沙村,北接新埠岛,1985年7月兴建,1986年12月竣工通车。桥长264米,宽15米,主车道宽9米,灌注桩装配式“T”型梁结构。在海新大桥建成通车之前,新埠大桥是车辆出入新埠岛的唯一通道。

外沙桥 1990年1月由乡里人郑长生垫资兴建,位于距登龙桥约100米处,可通行汽车。1990年下半年新建的外沙桥被洪水冲垮,镇政府用救济款18万元重建了一座长13.5米、宽4.2米的外沙桥。

和平大桥  位于海甸溪上,南接和平北路,北连海甸岛东部开发区,1988年10月动工,1990年10月15日竣工通车。全长296.4米,宽24.5米,中间为14米宽快车道,两侧各设3米宽非机动车道和2.25米宽人行道,在桥两端各有一个行人楼梯。灌注桩“T”字形梁微弯钢筋混凝土板结构,引桥为高架式,引道为混凝土挡手挡土墙形式。1998年进行了南桥头东侧匝道改造。后又进行扩建改造,除维修路面外,还改建大桥南端的匝道,新(改)建人行梯道6座,并对桥梁进行美化亮化。

海新大桥  是新埠岛连接海甸岛的重要通道。西起海甸五东路福安路口,上跨海甸环岛路、横沟河到新埠岛,再跨新埠岛一号路、内横沟河,与新埠岛二号路平交。该桥于2007年11月28日开工,2010年初功能性通车。全长1218.5米,其中主桥长415米,桥面宽34.5米,双向6车道。

海口新东大桥  位于新埠岛至美兰区灵山镇东营村委会,从2004年10月18日起,新东大桥开始施工招标工程造价暂定为1.5亿元,资金来源为政府投资。该桥设计的桥型为五跨连续异形拱桥,桥长890米,宽36米,双向6车道,最大单孔跨径100米,大桥两端引道共310米。海口市人民政府确定五跨连续异形拱桥新东大的施工方案。2010年新东大桥正在建设。

琼州大桥  20021月开工建设,2003年5月12日通车,总投资1.4亿元,横跨南渡江,桥东连接琼文高速公路,桥西连接琼州大道,成为海口市与海文高速公路的便捷联接。全长1396.98米,桥宽23米,其中双向四车道15米,两侧非机动车道各1.5米,人行道各1米,绿化带各1米,主跨5孔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配30米T形梁。洪水设计频率为300年一遇,地震设防标准为按地震烈度9度设防。2010年,琼州大桥是南渡江上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座大桥成为新海口标志性建筑

海瑞大桥  原名江东大桥位于南渡江下游,桥西处于海口市琼山区府城赵村,桥东处于美兰区灵山镇新岛村委会雅坡东接琼山大道,西连滨江西路,主桥跨越南渡江。该桥是通往江东区的交通要道,也是南渡江东西两岸今后的重要交通枢纽。始建于1995年7月,1996年底停工。当时,大桥已投资5468万元完成的工程包括灌注桩284根、承台71个、墩身52个。作为海口“3366”工程之一的海瑞大桥,于2004年4月28日复工2006年5月18日建成通车,总投资3.13亿元。大桥长1323米,桥面宽29米,双向六车道,中间四车道宽15.5米,两侧各设2.35米人行道由主桥及东西引桥组成上部结构为预应力钢筋砼连续箱梁和预应力钢筋砼空心板梁,下部结构为钻孔灌注桩基础,低桩承台,薄壁板式墩。大桥桥型布置为16.62+6×17+8×20+(45+3×70+45)+5×40+26×20+19.62,双向六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60公里/小时,两侧设置人行道。

东风桥  位于文明东路美舍河上,原为木桥,1970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板桥,为“U”型台双曲拱结构。长142米,宽6.5米,载重标准为汽—13吨。1988年7月,改造加宽至9米,分别增设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南渡江小桥  位于灵山墟北100米的海榆东线14.2公里和灵文加线起点处,属南渡江大桥工程桥头东侧引道的桥梁。1984年9月建成通车。桥长8米、高4.7米、宽12米,有1孔,跨度8米,系钢筋混凝土板桥结构,上部为板桥,下部为块石,设计荷载汽—20吨。

登高桥位于演丰镇境内灵文嘉线11.095公里处。原名帮高桥,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桥长10余丈、桥面宽8尺、高7尺,为贡生冯遇春所建。1962年改建成石拱结构,全长13.8米、高3.6米、宽6米,有2孔,跨度均为4米。设计荷载汽—10吨。

罗牛桥  位于演丰镇境内灵文嘉线14.05公里处,原名罗牛山桥,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全长10余丈、高8尺、宽7尺,为贡生冯遇春所建。1967年改建为石拱桥,全长24米、宽6.5米,有2孔,跨度均为5米,设计荷载汽—10吨。

罗化桥  位于三江镇境灵文嘉线20.793公里处。建于民国期间,1954年改建为石盖涵桥,长16米。1987年重建为钢筋铪板梁桥,长16米、宽12米、高2.7米,有2孔,跨度均为6米。设计荷载汽—10吨、履带—100吨。

美敏桥  位于三江镇和大致坡镇交界灵文嘉线27.785公里处。1961年建成通车。长49.6米、桥宽6.5米、高8.1米,有2孔,跨度均为20米,系钢筋混凝土T型新桥结构。设计荷载汽—10吨。

高林桥  位于大致坡镇境灵文嘉线32.876公里处。1967年建成通车。原桥面宽7米,1987年加宽至12米,高3.6米,有3孔,其中2孔跨度各7米,1孔跨度4米,系石拱结构。设计荷载汽—20吨。

大国桥  位于大致坡镇境灵文嘉线33.94公里处。1967年建成通车。桥长8米、宽7米,1987年加宽至12米,高3.7米,有1孔,跨度8米,系石拱结构。设计荷载汽—10吨。

龙寓桥  位于三江镇境内琼文公路20.793公里处,建于民国期间,1954年改建为盖涵桥,长16米。1987年重建为钢筋铪板梁桥,长16米,宽12米,高2.7米,有2孔,跨度均为6米。设计荷载汽—10吨、履带—100吨。

白沙东桥  位于白沙路白沙小学西侧,上部属混凝土平板结构,下部属石台结构,长29.3米、宽56米,1986年初建设。

白沙西桥  位于白沙路美舍溪出口处,上部结构为混凝土石拱,下部为重力式桥中,长29米、宽43.5米,1986年初建设。

海甸五路东桥  位于沿江五西路东段。1992年建成。钢筋砼简支梁桥,钢结构栏杆,混凝土桥面。总长16.8米,主跨15米,总宽17.1米,车行道宽12.1米,设计荷载等级20吨。

白沙一桥  位于长堤路和平桥东侧100米跨海甸河南岸。1986年建成。5跨钢筋混凝土简支板结构,花岗岩栏杆,沥青混凝土桥面。总长31米,主跨30.5米,总宽55米,车行道宽25米,设计荷载等级20吨。

美舍河大桥  位于白龙南路与美舍河交汇处。1993年建成。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木质栏杆,沥青混凝土桥面。总长54.46米,主跨44.4米,总宽45.58米,车行道宽25.4米,设计荷载等级20吨。

美舍河一号桥  位于省就业局门东侧。1994年建成。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花岗岩栏杆,混凝土桥面。总长37.1米,主跨37.1米,总宽26.38米,车行道宽20.5米,设计荷载等级20吨。

美舍河三桥  位于海府一横路群下村路口处。1994年建成。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花岗岩栏杆,沥青混凝土桥面。总长51.8米,主跨42.9米,总宽22.6米,车行道宽16.1米,设计荷载等级20吨。

白沙一桥  位于长堤路和平桥东侧100米海甸河南岸。1986年建成。5跨钢筋混凝土简支板结构,花岗岩栏杆。沥青混凝土桥面。总长31米,主跨30.5米,总宽55米,车行道宽25米,设计荷载等级20吨。

老南大桥  位于海秀路跨龙昆沟。钢筋砼实体板桥,钢筋混凝土栏杆,沥青混凝土桥面。总长13.4米,主跨13.4米,梁总宽51.87米,车行道宽13.4米,设计荷载等级13吨。

甸昆桥  位于五西路与甸昆路交叉口。2001年建成。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钢结构栏杆,沥青混凝土桥面。总长16.8米,主跨15米,总宽45米,车行道宽29.8米,设计荷载等级13吨。

国兴东美舍河桥  位于国兴大道横跨美舍河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钢筋混凝土栏杆,沥青混凝土桥面。总长50.9米,主跨45米,总宽60.24米,车行道宽32.1米,设计荷载等级15吨。

2010年,规划建设中的大桥还有海美大桥,横跨南渡江出海口两岸,连接文明东路和灵山镇新村。海美大桥和新东大桥建成后,将改善城区与江东片区的交通状况,推动江东新片区建设。

附:辖区已废古桥

迎恩桥  俗称“迎龙桥”、“复龙桥”,位于海口古城南门外,明正统五年(1440)建,在古代双塘尾路(今博爱南路),横跨美舍河支流,是府城至海口来往的重要通道,俗称“南门大桥”常被洪水冲毁,先后数次重建。20世纪60年代遗址消失。

履安石桥  古长沙坡与市区并不相连,是溪中沙洲,与振东街、三亚街隔一条溪水(海甸溪支流)。该桥跨溪而过,使长沙坡得与振东街、三亚街连接,是海甸居民入市通道。该桥“三段三门,长三丈二尺,高七尺”,1913年由众士商捐建。20世纪40年代,垃圾秽物充塞桥畔,水流积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市政建设和治理污染的需要,填小溪为路,同时将桥拆除。

龙舟墩桥  位于今四九间廊,即今博爱北路与长堤路相交点的东南约100米处(今海南粮油中心址)。海甸溪中有一小沙洲,称大舟墩。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由贡生林子平捐资兴建一桥架通龙舟墩,今龙舟墩已和市区陆地连成一片,桥址不复存在。

白沙东、西二桥  “白沙东西二桥,在城东北十里,乾隆五十一年(1786)编修吴典毋宜人陈氏修建”。“东桥长有二丈,水门五;西桥长七十余丈,水门二十一”。白沙东、西二桥是海口市区至白沙坊新埠岛的主要通道,清末坍塌,每遇潮涨,难于涉渡。1914年2月,海口殷商邱兆麟捐资重建,改称“新桥”。1950年海口解放时,新桥虽已破损残缺,但仍可通行人。1958年,将之拆除,修建为“仙桥路”。

海口大英山机场  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由中华民国广东省政府投资兴建。后改为军队专用机场。自50年代起,产权属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航空兵。50年代中期,因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国家将其辟为军民合用。80年代,中国民航局投资对机场进行大规模扩建,使其能起降波音757型以下的现代大型客机。

    20世纪50年代以前,海口大英山机场还是个小型机场,只能起降小型飞机。1939年2月,日本军队侵占海南岛。为进一步侵华和发动太平洋战争运送兵员和军用物资的需要,日军于1943年对机场进行了修建。至2000年,机场还遗留着日军修建的1座1000余平方米的铁皮机库。

    1949年12月,中华民国政府拨款28000银元,对机场进行了一次小修。由民国政府海南特区长官公署警备区总司令部、第二补给区、空军指挥部、琼山县政府等组成大英山机场修建委员会。由独立二、三营及海口市、琼山县发动民工采集石料4860立方米,并购水泥、炸药、黄沙等材料,将机场跑道修成沥青道面。

1950年5月海南解放后,当地人民政府接管海口大英山机场。因国防安全战备需要,政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大英山机场进行改扩建成二级战备机场。1956年6月16日,机场由海军南航部队接管,成为军民合用机场。当时,民航海口航站十分简陋,借用海军一栋三层小楼,每层面积近30平方米。第一层房屋为候机楼,第二层用于生产单位办公,第三层为塔台。塔台安装了无线电短波设备的对空话台。此外,修建了发射台和职工宿舍,总面积为560平方米,投资3.84万元(不含通信设备),由海南工程公司承建。1958年,民航广州管理处投资5.6万元,修建了一座500平方米的候机楼,上层为调度室;底层为200平方米的候机室,高峰小时容量为80人。l965年,民航广州管理处再投资1.5万元,为海口航站在海口市解放西路修建市内售票处,面积200平方米。l979年,为适应航班增加的需要,民航又投资20万元修建新的候机楼l500平方米,候机室高峰小时容量200人。随后新建2700平方米的停机坪。1982年,因机场跑道短,不能满足大型飞机起降,再次进行改扩建。民航广州管理局投资118万元对机场滑行道进行改造。同年,批准投资11万元修建民航气象雷达站,第二年建成投入使用。l983年4月10日,民航对机场主跑道沥青缝隙及机场东头围栏进行了维修和改造。1984年3月10日动工扩建。第一期工程是国家投资3400万元扩建场道,l985年1月1日完工,2月8日交付使用。1986年,民航海口航站老航站区(即东航站区)因地盘较小,机坪扩建受到限制。海军南航部队划出170亩土地,给民航建设新站区(即西航站区)。这是大英山机场扩建的第二期工程,总投资4140万元,1986年12月开工,l989年1月投入使用。民航海口航站于1989年7月17日,将老航站区房屋(包括停机坪和房屋)交给海军场站。海军场站将其在民航新航站区范围的建筑物交给民航海口航站。

    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建的海口航站新航站区高峰小时容量最大只有400人的候机楼候机大厅,至90年代初,已远远满足不了高峰小时实际客流量逾1000人的需求,迫切需要扩建候机楼。从1993年起,海口大英山机场跨入全国十大航空港的行列。1994年5月,投资718万元,新建成面积2395平方米的国际候机厅。l995年7月建成投入使用。此外,1995年9月,投资268.5万元对原候机楼进行流程改造,作为国内旅客候机厅,扩大了旅客容量。新建的候机厅和改建的候机楼投入使用后,满足了旅客增长的需求。

    20世纪80年代后期,海口市和琼山市两座城市建设的发展对机场形成了两面夹击,加上机场没有围栏,常有行人、车辆、牲畜进入跑道而造成飞机复飞,严重威胁飞行安全。仅1993年,复飞次数高达44次、中断起飞7次。当年,民航海南省局向民航总局申报并获得批准,投资260万元,在机场南边修建围栏4754平方米(镀锌钢板网),并修建长3509米、宽3.5米的围场巡逻道,加强了对进入机场各道口的守护,机场秩序明显好转。

经过80年代和90年代几次改建和扩建,大英山机场有了可满足波音757飞机等大型飞机起降的飞行活动区,可容纳上千人的宽敞明亮的国内、国际候机厅;较为先进的通信、导航、雷达、气象保障设备;舒适的售票、餐饮、宾馆等地面服务设施。成为中南地区一个重要的航空港。

1999年4月,海口大英山机场停用。1999年5月25日,民航专用机场——海口美兰机场投入使用,同日,民航结束在海口大英山机场的飞行活动。

海口美兰国际机场  是国内的干线机场,位于美兰区灵山镇辖区内,距市区直线距离15公里。1993年12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立项,按一次规划、分期(本期、中期、远期)实施的原则,于1999年2月基本建成。注册资本4.7亿元,股东单位有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有限公司、丹麦哥本哈根机场、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海航集团有限公司4家。机场总体规划以正东西向的进场路为南北向中轴线,进场路以北为远期规划的二条跑道及相关配套设施用地:进场公路以为本期建设范围,分为四大块:本期跑道、滑行道等构成的飞行区位于机场最南端,在飞行区与进场公路之间由东向西依次分布有基地区、航站区、功能区。

本期工程按国际民航组织制定的4E级机场标准建设,本期建设批准用地590.67公顷,总建筑面积111665平方米,跑道长3600米,宽60米,一条平等滑行道长3600米,宽44米,配备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二类助航灯光系统、仪表着陆系统及通信导航系统。机场可满足波音747飞机起降技术要求,本期设计年旅客吞吐量为600万人次,货邮量为14万吨,飞行架次5.0万架次,中期将扩建航站楼的2条斜指廊及站坪等设施,年旅客吞吐量为1500万人次,货邮量为30万吨,飞行架次91万架次,远期在场北再建2条分别为4000米和3200米的跑道,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4000万人次,货邮量为80万吨,飞行架次28.5万架次。

位于航站楼中轴线与进场公路交叉位置的航管塔台,高达70.34米,是目前亚洲最高的机场指挥塔之一,它利用滑模施工新工艺连续浇筑而成,是机场的重要标志性建筑。由于其位置布设得当,将来在机场北面2条跑道等远期规划建设完成后,可同时对全机场3条跑道实施航空管制。

2003年12月26日,由海南美兰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出资4.34亿元,兴建海口美兰国际机场航站楼及站坪二期续建工程。2005年12月22日,该工程通过了国际待业验收,并于12月31日零时投入使用。从而使美兰机场航站楼总面积达9.93万平方米,站坪总面积38.4万平方米,站坪停机位33个,可同时停放3架B747型飞机、16架B767以下机型飞机和14架B737机型飞机。年旅客吞吐量达930万人次,高峰小时旅客吞吐量可达4349万人次。

进场公路东连琼文公路、西连海榆东线,机场与外部交通联系由东、西两方向分别通过进场道路,经内环路、高架桥与航站楼联结,航站区交通控制采用单向行驶。远期规划中将利用本期进场路东、西两转盘将进场路南北两侧的高架桥道路连成机场大环路。

海口美兰区国际机场自1999年5月25日通航以来,旅客吞吐量平均每年都以约12%的速度快速增长。2010年,共开通航线110条,其中国内航线100条、地区航线2条、国际航线8条,与68个城市通航。实施旅客吞吐量877.4万人次,飞机起降7.4万架次,货邮行吞量15.4万吨。

海口汽车总站  始建于1951年11月,站址在长堤路钟楼对面的一间小房里。1953年迁往海秀路大英山,1954年迁往海府路红坎坡,1955年由广东省投资建起一间二层楼,面积720平方米的站房。后又边营业边扩建,1977年车站建筑面积达2316平方米,有旅客候车室和车库12个。1978年,由国家投资及企业自筹资金782万元,在大英山后路开端接海秀路南侧(即海口公园后对面)建起了一栋9703平方米的钢筋水泥楼。该汽车客运站是海南当时最大的客运站。该站经营海榆路东、中、西线和琼文线的客运,同时拓展跨省客运业务,形成以岛内为主、向岛外辐射蝗客运网络。1996年4月开通了海口至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四川、深圳等省、区、市的客运班车。1984年,每天始发104车/次,日平均客运量4万人次。1985年,每天始发199车/次,日平均客运量2万人次。1987年被评为部级文明车站。1992年为减轻市区交通压力,海口汽车长途站分东、西站,其中东站每天进出的班车为230班次,接送旅客为10350人次。1993年完全客运量633.5人次(含西站),旅客周转量63719.8万人公里(含西站)。1995年,海口汽车客运站作为枢纽站日发长途班车530班。客车东站和西站日发班车分别为东站195班,西站61班。1996年,根据海口市城建总体规划,海口汽车客运站拆迁,分设大英山、东站、西站、新港站4个主要始发车站点,日发班车589班,省际客运开通到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四川、浙江等20个省市,日发班车22辆。



[录入者:美兰区信息中心]

主办: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5383955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46010802000194号 琼ICP备1900212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1080002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进入非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